今天看到了同志遊行聯盟的聲明,對於近日關於遊行的紛爭做了一些解釋。
http://twpride.org/twp/?q=node%2F100

我讀完這個聲明之後,我開始在想:這次與其說是遊行,不如說是對話吧。
用對話來思考,其實這次遊行有很多東西可以觀察。

我個人除了對於遊行主題的「難民」設定有不同想法之外,其他的不管是愛滋感染者、青少年同志、藥物性愛、性愉虐、性產業、殘酷兒、雙性戀等等族繁不及備載,過去以來一直都有這樣的議題拋出,只是這次在媒體上意外的爆出了用藥除罪這個部份變成焦點。

單就用藥除罪這件事,這個議題並不新,而且這個爆點(包含其他的議題)背後所帶出的問題,我個人覺得是一直以來像考古題一般存在的,歧視與壓迫造成的對立。

我的記憶源頭從Motss開始:
以前曾吵過不符合社會觀感的扮裝與符合社會觀感的正常之戰,就是你們總愛奇裝異服所以才會被看扁;接下來有發生C胖同志徵友被嫌棄驅逐,長得胖個性娘應該要自己檢討,就是你們不肯改變自己所以才會被看扁;然後雙性戀開始被質疑,只是為了不想承認是同志所以裝作雙性戀,於是雙性戀離開了Motss;接下來吵不該找一夜情,就是因為這麼淫亂所以同志被人看扁;然後MOTSS版中有男同志覺得女同志訊息太多而引發使用者大戰,接下來分裂,Motss幾乎只剩男同志;藥物來了,就是你們這些人不守法在敗壞同志名聲;接下來HIV來了,所有的Motss版呈現肅殺氣氛,當時Motss上僅有少少的數人在幫CDC做正確的愛滋教育。

藏在這底下的看不見的弱勢,或者不發生在Motss上的部份,對不起我真的不太清楚。
可是這些東西,都圍繞著不瞭解、歧視與壓迫。

我當然相信這世間是存在著一個普世價值可以讓人可以不分領域,超越宗教、國家、民族,只要本於良知與理性皆為所有或幾乎所有的人們認同。

但是那條線,那個價值,不是與生俱來的;而很遺憾地絕大部分都是衝撞出來的。(比方說破除貴族階級,婦女參政,黑人解放)

你可以說我鄉愿不愛衝撞,但是我對於遊行聯盟的論壇中提出的議題,因為它們實際存在,我認為有提出的必要。


不過回頭檢視那篇立報的報導「追討情慾正義 性難民拒被看「賤」」
( 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34127 )
我個人認為在整個遊行新聞包含議題主架構都尚未有充分的鋪陳「正視性難民,鬥陣來相挺」之時,就拋出那篇寫到用藥/BDSM/性工作者(我再次重申我認為這些是應當被呈現的),讓這次遊行前的焦點集中在用藥,變相地壓迫了其他討論的空間。


用藥除罪只是過去到現在長久以來討論的議題之一。但在這次延燒出來的,我認為跟之前的考古題是同一性質,只是批了不同的外衣。

壞消息是,過去那些批了不同外衣的考古題其實很多都沒有解決;好消息是,有的,有一些東西開始不太一樣。

因為隱性的同志逐漸跑出來了,也許我們即將要面對的又是一次考古題循環,但是唯有親身參與才能產生改變。不管是你是在鍵盤參與,聚會參與,街頭參與,有衝突才有交集,有交集才能對話,即便對話無效,但遠比不對話來得有意義。

不瞭解、歧視與壓迫依然存在。
壓迫與歧視也許短期內無法消弭,但是瞭解與對話是一個開始。



回到這次遊行上。

我會去遊行,但是我要去反對「性難民」這個詞。
我要簡單說明:我對於「難民」這個詞的認知是受迫害而流離失所,是無力的,悲情的,需要救援的。
一開始就為自己冠上「難民」一詞,我不知道我要期待誰來救助,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是救助嗎?我不認為我們一定得走那樣的路線。

一個設定的名詞,它原有隱喻的含意和延伸出來的思想脈絡,我認為是不可輕忽的。我認同現在壓迫與歧視仍然存在,但我不願意替自己的性背上難民的稱謂。


10/26 2:00PM 我們新仁愛廣場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skyman X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