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朋友」一詞在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定義是:
『友人的通稱。孟子˙滕文公上:「長幼有敘,朋友有信。」文選˙曹植˙贈丁翼詩:「我豈狎異人,朋友與我俱。」』

不過中文字哪是用這三言兩語就能呈現?
根據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的單字釋義:朋是集結,友是親愛的表徵;所以朋友可以想像是一群人集結在一起呈現一個溫馨有愛的狀態。

所以說出「我們是朋友」這句話時,根據不同的情境其實會呈現出很多面向:
一、我要對你溫馨有愛。
二、你要對我溫馨有愛。
三、我們應該要看起來溫馨有愛。
四、我們是一夥的。
五、我們不是一夥的嗎,所以你就忍一下!
六、我們不是一夥的嗎,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?
七、所以如果你刪除了我的臉書,我們就不再是朋友了。
⋯⋯
(族繁不及備載)

人為什麼要這麼為難自己?


「大道廢,有仁義。六親不和,有孝慈。」
「魚相忘於江湖。之道,則相濡之德生也。」

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定義「朋友」這個詞,而是思考自已要怎麼和另一個個體(如果你要稱呼那是朋友的話)保持一個彼此都舒適的距離吧。

--
只是突然有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skyman X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